行为目标的三要素
行为目标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
1. 具体目标 :用行为动词描述学生通过教学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例如:“写出”、“列出”、“解答”等,旨在说明“做什么”。
2. 产生条件 :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例如“根据参考书”、“按课文内容”、“不用笔算”等,旨在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做”。
3. 行为标准 :提出符合行为要求的行为标准,如“没有语法或拼写错误”、“90%正确”、“30分钟内完成”,旨在说明“有多好”。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清晰、具体、可评估的课程目标,有助于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和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行为目标如何应用于实际教学?
行为目标的产生条件有哪些例子?
如何制定具体的行为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