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束薪行道自歌呼”的出处是哪里

“束薪行道自歌呼”的出处是哪里

“束薪行道自歌呼”的出处是哪里

“束薪行道自歌呼”出自宋代朱谦之的《朱卖臣斋二首》。

“束薪行道自歌呼”全诗

《朱卖臣斋二首》

宋代 朱谦之

束薪行道自歌呼,越俗安知有丈夫。

一见印章惊欲倒,相看方悔太模糊。

《朱卖臣斋二首》朱谦之 翻译、赏析和诗意

《朱卖臣斋二首》是宋代文学家朱谦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束薪行道自歌呼,

越俗安知有丈夫。

一见印章惊欲倒,

相看方悔太模糊。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自己的境遇和心情,表达了朱谦之对于名利功名的淡漠态度以及对于追求真正的道德和人格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我表白的方式,抒发了朱谦之对于世俗功名的超脱与鄙弃之情。首两句\"束薪行道自歌呼,越俗安知有丈夫\"表达了朱谦之抛却世俗纷扰,自我奋发修行的决心。他用\"束薪\"来形容自己,意味着自己是一个普通的人,平凡而朴实。他选择了行道而非追求功名利禄,自得其乐并以此为荣。

接下来的两句\"一见印章惊欲倒,相看方悔太模糊\"则表达了他对于世俗权势的厌恶和认识的改变。\"一见印章惊欲倒\"表明他在面对权势和权威时感到震惊和不安,暗示了他对于权势的嫌恶和厌倦。\"相看方悔太模糊\"则意味着他后悔自己过去对于世俗的追求和认同,认为世俗的追逐只是一场模糊不清的幻梦。

整首诗词表达了朱谦之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追求,将功名利禄置于次要地位,强调个人修身养性和追求道德境界的重要性。在宋代这个儒家文化盛行的时期,这样的思想和情感表达显得较为独特和非凡,体现了朱谦之的个性和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